彭端淑

彭端淑(約1699年-約1779年),字樂齋,號儀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縣)人。生於清聖祖康熙三十八年,卒於清高宗幹隆四十四年。清朝官員、文學家,與李調元、張問陶一起被後人並稱為“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十歲能文,十二歲入縣學,與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龍山的紫雲寺讀書。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舉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進士,進入仕途,任吏部主事,遷本部員外郎、郎中。幹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順天(今北京)鄉試同考官。

人物生平

少時勤學
彭端淑出生於一個富庶家庭。其祖父彭萬昆為明末懷遠將軍,清初為簡州(今四川簡陽市)判官。以 軍功勇著,授四川都督僉事(qiānshì,都督僉事是正二品)。彭端淑的8位叔父,多為舉人、知縣。他從小聰敏穎異,常受先輩“崇實黜浮,又宜力學,毋自棄”的教誨,與兄端洪、弟肇洙、遵泗等苦讀於翠籠山紫雲寺,五六年不曾下過山,得學識淵博的父親彭珣(xún)親授。

還得益於其外祖父、進士出身的夾江名儒王庭詔的教益,長進不小。及入縣學,再得合江進士、蜀中製義(八股文)匠手董新策點撥,學業立就。

主要成就

彭端淑的主要成就在其文學方麵,其詩歌和散體古文及文學批評理論在當時的影響都非常大。他與李調元、張問陶以文名鼎立蜀中,被譽為清代“蜀中三才子”。彭端淑早年曾醉心製義(也稱製藝),其製義亦技壓蜀中,是繼韓琢庵、董新策後唯一能“發慮經旨”的製義大家。甫入京,即以製義名噪京師,深得蔡寅鬥、胡稚威、沈適芳等的推崇,謂為“不世之才”,“鹹推重之”。

但製義這種形式主義的創作傾向,在很大程度上限製了彭端淑在文學道路上的發展,直到50歲他才掙脫束縛,“詩學魏、文學左史”,文風為之大變。特別是他辭官後,主動與人民接近,充分了解了廣大人民的貧困生活,更以無比憂憤的心情,力擎巨筆,寫出了一首首含蓄沉凝、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

作者的詩
上一頁1 / 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