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

張雨(1283~1350)元代詩文家,號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號貞居子曾從虞集受學,博學多聞,善談名理。詩文、詩文、書法、繪畫,清新流麗,有晉、唐遺意。年二十棄家為道士,居茅山,嚐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人物生平

張雨為宋崇國公張九成之後裔。年少時為人瀟灑,不拘小節,英氣勃勃,有隱逸之誌。年二十棄家,遍遊天台、括蒼諸名山,後去茅山檀四十三代宗師許道杞弟子周大靜為師,受大洞經篆,豁然有悟。又去杭州開元宮師玄教道士王壽衍,命名嗣真,道號貞居子,又自號句曲外史。

皇慶二年(1313),隨王壽衍入京,居崇真萬壽宮。由於素有詩名,京中士大夫和文人學士,如楊載、袁桷、虞集、範梈、黃潽、趙雍等,皆爭相與之交遊,因而雖隱跡黃冠道士之中,卻列文士學人之名,被當世名士稱為“詩文字畫,皆為當朝道品第一”。

主要成就

張雨現存詞50餘首,多是唱和贈答之作。其中一些祝壽之詞,多為他的方外師友而作,內容較狹窄,語言也較陳舊。他與世俗朋友的唱和詞作,反倒寄托了一些真實的思想感情。如他的〔木蘭花慢〕《和黃一峰聞箏》、〔石州慢〕《和黃一峰秋興》等,就描寫了“哀音暮年多感,奈對花,對酒更聞鵑”。

“聞說,謫仙去後,何人敢擬,酒豪詩傑,草草山窗,還我舊時明月”,表現了他感歎流年易逝的世俗情緒,這些情緒,具有元代士人多愁善感、格外消沉的共同特點。他的有些即興之作,如〔朝中措〕《早春書易玄九曲新居壁》“行廚竹裏,園官菜把,野老山杯,說與定巢新燕,杏花開了重來”,寫出了山居恬淡的情趣。

作者的詩
上一頁1 / 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