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溫

呂溫(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濟市)人。德宗貞元十四年(798)進士,次年又中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薦任左拾遺。貞元二十年夏,以侍禦史為入蕃副使,在吐蕃滯留經年。順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參與“永貞革新”。永貞元年 (805)秋,使還,轉戶部員外郎。曆司封員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與宰相李吉甫有隙,貶道州刺史,後徙衡州,甚有政聲,世稱“呂衡州”。

人物生平

呂溫是封建時代非常難得的一位開明法學家和法律實踐者。呂家為唐代世宦名門,溫祖呂延之官至浙江東道節度使,父呂渭官至禮部侍郎,呂溫兄弟四人皆有才名,以文學稱世。呂溫幼年從父學,及長,師事著名學者陸贄研習《春秋》,並從梁肅學詩,詩文為時人賞識。進士及第的次年又中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與同時代考取功名的士子一樣,呂溫在及第後也有幾年外出漫遊,直至28歲那年才返鄉為父守孝。

貞元十九年(803年),呂溫得王叔文推薦任左拾遺,並成為王叔文“永貞革新”集團中的一員。第二年,呂溫隨禦史中丞張薦出使吐蕃,留居一年有餘。因而,當“永貞革新”失敗後,“二王八司馬”或遭殺戮或被貶僻地,獨呂溫不僅因外使得免,還緣例晉升戶部員外郎。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呂溫升任刑部郎中兼侍禦史。因與禦史中丞竇群、監察禦史羊士諤等彈劾宰相李吉甫勾結術士惑亂朝政,先後被貶為均州刺史、道州刺史。

作者的詩
上一頁1 / 6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