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楨

劉楨(?-217),三國時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幹,山東東平寧陽人。博學有才,與魏文帝友善。後以不敬罪被刑,刑後署吏。所作五言詩,風格遒勁,語言質樸,重名於世,今有《劉公幹集》。

人物生平

成長經曆
劉楨五歲能讀詩,八歲能誦《論語》、《詩經》,賦文數萬字。因其記憶超群,辯論應答敏捷,而被眾人稱為神童。後受曹操征辟,曾任丞相掾屬、平原侯庶子、五官將文學。(《太平禦覽》卷385卷引《文士傳》)

公元197年,因避兵亂,十一歲的劉楨隨母兄躲至許昌,在驛館中結識曹子建。曹植被劉楨的飽學所折服,為進一步深層密交,將其領到丞相府,日夜解文作賦,誌同道合,關係日篤。後來他又結識孔融等其他五學子,他們常聚論學問,“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

主要成就

文學
劉楨的作品氣勢激宕,意境峭拔,不假雕琢而格調頗高。他與王粲合稱劉王。清代劉熙載說公斡氣勝,仲宣情勝"(《藝概·詩概》),這是從對比中揭示了二人各自的長處。

世人把他同曹植合稱曹劉,也是從氣格方麵著眼的。集中體現其風格的是《贈從弟》三首,抒寫詩人的胸懷誌節,具有悲涼慷慨、高風跨俗的氣概。其中第二首:亭亭山上鬆,瑟瑟穀中風。風聲一何盛,鬆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愴,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鬆柏有本性。尤為人所稱道。

作者的詩
上一頁1 / 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