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思 的 軼事典故

愛國

抗戰爆發,王季思表現了巨大的愛國熱情。在一次學校歡送部分高年級學生奔赴抗日前線的師生大會上,王季思跳上講台,當場用刀割破手指,讓血一滴滴往下流,他慷慨陳詞:“我雖然未能和大家一起上前線打日本,但我的血和你們流在一起!”突顯了一位熱血青年教師抗敵衛國的決心與勇氣。

寫錯字

有一次,一位剛上講台不久的青年教師寫板書時出現幾個錯別字,學生很有意見,“告狀”告到教研室,身為教研室主任的王季思在教研室全體會議上就此事發表意見:“我可以寫錯別字,你們就不行。”聽了這兩句,大家都瞪大眼睛十分驚訝,心想:“老師您怎麽就可以寫錯別字呀?”隻見王老師笑著說下去:“我寫錯別字,學生會說王起老糊塗了,連字都寫錯;但你們寫錯別字,學生就不會原諒,因為你們還沒老嘛!”一席話說得大家都笑了,無論當事人與否,大家都如沐春風,都在心裏默默謹記著季思師的諄諄教導。

給國學大師王國維糾錯

國學大師王國維是研究戲劇的一代宗師,很多人都把他的研究當作標準。但是,有一次王季思卻“大膽”糾正了王國維的一個錯誤。 原來,王國維在其《宋元戲曲史》中引用關漢卿的《竇娥冤》一劇時,有些唱詞中的標點有誤。“該書出來後,學界一直沒有異議,而且所有涉及到這些唱詞的書也都是用這樣的標點去標。”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季思的第一屆研究生吳國欽說,標點符號不是小事,如果弄錯了標點,意思就會完全不一樣。王季思發現這個問題後,立刻就此發表文章,指出標點應該怎樣標。“經過這件事之後,所有的涉及那段唱詞的書都把標點按王季思的說法改了。”

研究資料毫無保留送人

在紀念王季思從教70周年時,在中山大學工作的王先生的學生送給老師的匾額上寫著這樣八個字:“經師可求,人師難得。”這句話真實地表達了學生對他的尊敬之情以及他對學生的愛護之心。“老師一直對後輩很提攜。”吳國欽說,當時他剛在中大讀了一年書,就直接把自己寫的《馬致遠雜劇四問》送給還沒有謀麵的王季思看。沒想到,王季思認真給他提了修改意見,還推薦其在中大學報上發表。“當時,本科生能在學報上發表論文的沒幾個。”正因如此,堅定了吳國欽對戲曲研究的一生追求。 王季思是位愛才、惜才之人,不僅對自己的學生,對其他有才之人,他也傾其之力幫助。1980年春,蘭州大學教師寧希元在寫《元刊雜劇三十種新校》書稿時,就把自己積累多年的有關《元刊雜劇三十種》的幾抽屜的卡片資料提供給寧希元參考。

聰明人要下笨功夫

王季思在治學方麵認真嚴謹,他的一句名言在學生中流傳甚廣,那就是:聰明人要下笨功夫。為了完成《西廂記》的校注,他將所有全元雜劇中涉及到的方言、俗語、俚語等生僻詞語都製成卡片,一一對比、參照,最終把其意思找出,以便更好地注解《西廂記》。 “先生的這種嚴謹治學作風一直持續到晚年。”吳國欽說,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80多歲高齡的王季思主持600萬字的《全元戲曲》也是一字一句審讀。一次吳國欽到王季思家中,時值盛夏,但令吳國欽感到吃驚的是,王季思正戴著口罩看稿紙。天氣那麽熱,為何戴口罩?王季思解釋說是口涎失禁,怕流到書稿上玷汙稿子,所以戴上口罩。一個下午,換了好幾個口罩。有了風扇就不用買空調。王季思一生簡樸,也要求別人節約。他身居廣州多年,許多人家都買了空調,但他卻不希望自己家買空調。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於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後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後一顆文化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