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崧 的 人物生平

陳維崧,江蘇宜興人。以明天啟五年(一六二五)生。父貞慧,明末著氣節。維崧少負才名,冠而多須,浸淫及顴準,陳髯之名滿天下。嚐客如皋冒氏水繪園,主人愛其才,進聲伎適其意。康熙己未(一六七九),召試鴻詞科,由諸生授檢討,纂修《明史》,時年五十四。越四年(一六八二)卒於官。工駢文及詞,嚐與朱彝尊合刊所作曰《朱陳村詞》,傳世有《湖海樓詩文詞全集》。(《國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九《文苑》)其弟宗石序其詞集雲:“方伯兄少時,值家門鼎盛,意氣橫逸,謝郎捉鼻,麈尾時揮,不無聲華裙屐之好,故其詞多作旖旎語。迨中更顛沛,饑驅四方;或驢背清霜,孤篷夜雨;或河梁送別,千裏懷人;或酒旗歌板,須髯奮張;或月榭風廊,肝腸掩抑;一切詼諧狂嘯,細泣幽吟,無不寓之於詞。甚至裏語巷談,一經點化,居然典雅,真有意到筆隨,春風物化之妙。蓋伯兄中年始學為詩餘,晚歲尤好不厭,或一日得數十首,或一韻至十餘闋,統計小令、中調、長調共得四百一十六調,共詞一千六百二十九闋。先是京少有《天藜閣迦陵詞刻》,猶屬未備,今乃盡付梓人。自唐、宋、元、明以來,從事倚聲者,未有如吾伯兄之富且工也。”近人朱孝臧題雲:“迦陵韻,哀樂過人多。跋扈頗參青兕意,清揚恰稱紫雲歌,不管秀師訶。”(《彊村語業》卷三)維崧詞具有創作天才,固宜其不為前人所囿矣。

世家名流
陳維崧出生於講究氣節的文學世家,祖父陳於廷是明末東林黨的中堅人物,父親陳貞慧是當時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反對“閹黨”,曾受迫害。陳維崧少時作文敏捷,詞采瑰瑋,吳偉業曾譽之為"江左鳳凰"。明亡(1644)時,陳維崧才20歲。入清後雖補為諸生,但長期未曾得到官職,身世飄零,遊食四方,接觸社會麵較廣。又因早有文名,一時名流如吳偉業、冒襄、龔鼎孳、薑宸英、王士禛、邵長蘅、彭孫遹等,都與他交往,其中與朱彝尊尤其接近,兩人在京師時切磋詞學,並合刊過《朱陳村詞》。清初詞壇,陳、朱並列,陳為“陽羨派”詞領袖。

斷袖之癖
即使是出身在這樣一個氣節之重享譽天下、書香仕宦之家的陳維崧,也頗好男風。陳維崧與名優徐紫雲的一段生死纏綿情事,曾使無數清代士人為之傾倒,似乎成了他們心目中理想情愛的標準。據野史筆記載,陳維崧對徐紫雲一見神移,當時正值梅花盛開,他就天天“攜紫雲徘徊於暗香疏影間”,從此開始了兩人長期的形影相隨的同性戀生活。陳維崧為徐紫雲寫作了大量的詩詞。其中《惆悵詞二十首·別雲郎》中滿是如“旅愁若少雲郎伴,海角寒更倍許長”、“獨坐待君歸未歸,不歸獨坐到天明”、“檢點行裝,淚滴珍珠,疊滿箱”之類的濃濃癡語。陳維崧還請名畫師為徐紫雲作肖像,其中僅《紫雲出浴圖卷》就有名士七十四人題詩一百五十三首、詞一首,卷中充斥著諸如“莫怪君王勤割袖,漫同羅倚浣春紗”、“江南紅豆相思苦,歲歲花前一憶君”等纏綿詩句。雖然這些題詩的士人未必都是
陳是嚴格意義上的同性戀者,卻對異性戀持欣賞態度。陳維崧家有妻妾子女,徐紫雲成年也要娶親,他在紫雲洞房花燭夜時寫了一首《賀新郎》相贈:“六年孤館相偎傍。最難忘,紅蕤枕畔,淚花輕颺。了爾一生花燭事,宛轉婦隨夫唱。隻我羅衾寒似鐵,擁桃笙難得紗窗亮。休為我,再惆悵。”陳維崧對徐紫雲的相思依戀躍然紙上。徐紫雲婚後,二人仍親密來往,後陳維崧攜徐紫雲歸宜興老家居住。徐紫雲病逝後,陳維崧又寫了大量動情懷念的感傷詩句,詞句淒婉,令人傷感。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後卒於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