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的 軼事典故

七步成詩
曹植“七步成詩”的廣為流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見於《三國演義》),然而這首詩不見於陳壽的《三國誌》,最早見於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世說新語》記載著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學,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否則將被處死,而且對詩有嚴格要求:詩的主題必須為兄弟之情,但是全詩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內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此詩是否為曹植所著作,至現今仍有爭議。

洛神悲歌
對於《文選》中的謬注,清人朱幹在《樂府正義》中鞭撻說,這篇原是曹植借“宓犧氏之女,溺死洛水為神”的傳說抒發自己懷才不遇心境的《感鄄賦》。鄄者,實為封地也。好事者利用“鄄”與“甄”通,附會出《洛神賦》隱寓曹植與魏文帝曹丕之妻甄氏的叔嫂戀事,不獨汙前人之行,亦且汙後人之口。近有學者考證出《洛神賦》的主旨是曹植悼念懷戀其亡妻崔氏女,洛神形象是崔氏女的化身。然而兩者說法皆有不妥之處,故此隱喻君臣大義說較為流行。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雲:“本篇或係假托洛神寄寓對君主的思慕,反映衷情不能相通的苦悶。”

梵唄泰鬥
中國本土讚唄之起源,相傳為曹魏陳思王曹植遊魚山(在今山東省東阿縣境)時,聞空中天樂梵唄之聲,美妙絕倫,意境深遠,感悟甚深,於是將其音節紀錄下來,結合《太子瑞應本起經》,撰文製音,作成了《太子頌》和《菩薩子頌》,遂成合漢曲梵音而製作梵唄之始。

梁《高僧傳》卷十三:陳思王曹植,深愛聲律,屬音經音,既通般遮之瑞響,又感魚山之神製,於是刪治瑞應本起, 以為學者之宗,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四十二契當指四十二個曲章)

《法華玄讚》卷四:陳思王登魚山,聞岩岫誦經,清婉道亮,遠俗流響,遂擬其聲,而製梵唄。

《法苑珠林·唄讚篇》卷三十六:魏時陳思王曹植……每讀佛經輒流連嗟玩,以為至道之宗極也。遂製轉讚七聲,升降曲折之響,世人諷誦,鹹憲章焉。嚐遊魚山,忽聞空中梵天之響,清雅哀婉,其聲動心,獨聽良久,而侍禦皆聞。植深感神理,彌寤法應,乃摹其聲節,寫為梵唄。纂文製音,傳為後式。 梵聲顯世,始於此焉。其所傳唄,凡有六契。

由於曹植創製梵唄,意義深遠,貢獻巨大,所以近人釋永悟有詞(《東阿王讚》)讚其功德:東阿王植公,降生曹魏王宮,雲高天籟連竺中,魚山接長空。瑞應本起得刪治,七步詩八鬥雄,和平妙音世界同,梵唄源真宗。(正史當中並無記栽說曹植與佛教有什麽聯係,曹植與佛教的關係多出自禪林野史以及宗教史中。)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的評價。王士禎嚐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