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 的 主要成就

文學成就

詩歌
陸遊具有多方麵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存世有九千三百餘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46歲入蜀以前,偏於文字形式;入蜀到64歲罷官東歸,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也是詩風大變的時期,由早年專以“藻繪”為工變為追求宏肆奔放的風格,充滿戰鬥氣息及愛國激情;晚年蟄居故鄉山陰後,詩風趨向質樸而沉實,表現出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

1、詩歌內容
陸遊的詩歌涵蓋麵非常廣泛,幾乎涉及到南宋前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按內容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麵:

①堅持抗金,討伐投降派。陸遊坦率直言“和親自古非長策”,“生逢和親最可傷,歲輦金絮輸胡羌”,並揭露“諸公尚守和親策,誌士虛捐少壯年”。其樂府詩《關山月》高度概括了上層統治者和守邊士兵、淪陷區人民在主戰和主和立場上的矛盾,集中揭露了南宋統治集團的妥協求和政策造成的嚴重惡果。陸遊的這類詩歌,以其鮮明的戰鬥性、針對性,鼓舞了人們的抗金的鬥誌,得到誌士仁人的推許。

②抒發慷慨激昂的報國熱情和壯誌未酬的悲憤。陸遊年輕時就以慷慨報國為己任,把消滅入侵的敵人、收複淪陷的國土當作人生第一要旨,但是他的抗敵理想屢屢受挫。於是,他的大量詩歌,既表現了昂揚的鬥誌,也傾訴了深沉的悲憤之情。如《書憤》一詩,詩人一心報國卻壯誌難酬,昂揚豪壯中帶著蒼涼悲愴,既是詩人個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運的縮影,是這類作品的典型代表。

③描寫田園風光、日常生活。陸遊熱愛生活,善於從各種生活情景中發現詩材。無論是高山大川還是草木蟲魚,無論是農村的平凡生活還是書齋的閑情逸趣,“凡一草、一木、一魚、一鳥,無不裁剪入詩”。《遊山西村》一詩,色彩明麗,並在景物的描寫中寓含哲理,其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成為廣泛流傳的名句。他的《臨安春雨初霽》,描寫江南春天,虛景實寫,細膩而優美,意韻十足。

④愛情詩。由於宋代理學對士人思想感情的約束和宋詞的發展,宋詩言情的功能漸漸減弱,宋代的愛情詩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難以和唐詩比肩,但陸遊卻是個例外。陸遊年輕時曾和前妻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經曆,他悼念前妻的詩歌,情真意切,令人動容,晚年創作的《沈園二首》,被後人稱作“絕等傷心之詩”,是古代愛情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2、藝術特點
①藝術風格上,兼具現實主義特點,又有浪漫主義作風。陸遊性格豪放,胸懷壯誌,在詩歌風格上追求雄渾豪健而鄙棄纖巧細弱,形成了氣勢奔放、境界壯闊的詩風。陸遊把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壯誌豪情都傾瀉在詩中,常常憑借幻境、夢境來一吐胸中的壯懷英氣,陸遊的夢境、幻境詩,飄逸奔放,被譽為“小李白”。然而對功名的熱望和當權者的阻力之間有著無法克服的矛盾,嚴酷的現實環境給詩人心靈壓上了無法擺脫的重負,因而陸遊又崇尚杜甫,關懷現實,主張詩歌“工夫在詩外”,詩風又有近於杜甫的沉鬱悲涼的一麵。

②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陸遊反對雕琢辭藻和追求奇險,其詩語言“清空一氣,明白如話”。陸遊重視鍛煉字句,他的對偶,新奇、工整,而不落於雕章琢句之嫌。趙翼曾評陸詩“看似奔放實則謹嚴”,劉克莊亦有“古人好對偶被放翁用盡”之歎。陸遊的七言古詩《長歌行》,筆力清壯頓挫,結構波瀾迭起,寓恢宏雄放的氣勢於明朗曉暢的語言和整飭的句式之中,典型地體現出陸詩的個性風格,被後人推為陸詩的壓卷之作。

3、陸詩的地位
陸遊在南宋詩壇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南宋初年,雖然局勢危急,但士氣尚盛,詩壇風氣也頗為振作;隨著南宋偏安局麵的形成,士大夫漸趨消極,詩壇風氣也變得萎靡不振,吟風弄月的題材走向和瑣細卑弱的風格日益明顯。陸遊對這種情形痛心疾首,他高舉起前代屈、賈、李、杜和本朝歐、蘇及南渡諸人(呂本中、曾幾等)的旗幟與之對抗,以高揚愛國主題的黃鍾大呂振作詩風,對南宋後期詩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江湖詩派中的戴複古和劉克莊都師承陸遊。到了宋末,國破家亡的時代背景更使陸遊的愛國精神深入人心。

陸遊的詩歌,對後代的影響也是深遠的。特別是清末以來,每當國勢傾危時,人們往往懷念陸遊的愛國主義精神,陸詩的愛國情懷也因此成為鼓舞人民反抗外來侵略者的精神力量。陸遊寫山水景物和書齋生活的詩篇,因描寫細膩生動、語言清新優美,也頗受明、清詩人的喜愛。陸詩中對仗工麗的聯句常被用作書齋或亭台的楹聯,也說明陸遊的這一類詩篇在後代擁有廣大的讀者。


陸遊一生的主要精力用於詩歌創作,“是有意要做詩人”,對作詞心存鄙視,因而,作為“辛派詞人”的中堅人物,與其詩相比,陸遊的詞數量並不多,存世共約一百四十餘首。但陸遊才氣超然,並曾身曆西北前線,因此,陸遊也創造出了稼軒詞所沒有的另一種藝術境界。

陸遊詞的主要內容是書寫愛國情懷,抒發壯誌未酬的幽憤,其詞境的特點是將理想化成夢境而與現實的悲涼構成強烈的對比,如《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回想當年,滿腹愴然。陸遊也有詠物詞和愛情詞,其《卜算子·詠梅》,上闋寫景、下闋表誌,顯示出身處逆境而矢誌不渝的崇高品格;《釵頭鳳·紅酥手》一詞,節奏急促,聲情淒緊,先後兩次感歎,蕩氣回腸,淒婉動人。

陸遊詞風格多樣,有不少詞寫得清麗纏綿,真摯動人,與宋詞中的婉約派比較接近;而有些詞常常抒發著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著高超的襟懷,或寓意深刻,又和蘇軾比較接近。最能體現陸遊的身世經曆和個性特色的,是慷慨雄渾、蕩漾著愛國激情的詞作,風格與辛棄疾比較接近。但陸遊詞亦因風格多樣而未能熔煉成獨特的個性,有集眾家之長、“而皆不能造其極”之感。

散文
陸遊在散文上頗有造詣,兼善眾體,構思奇巧,文筆精純。其中記銘序跋之類,或敘述生活經曆,或抒發思想感情,或論文說詩,最能體現陸遊散文的成就。同時也如在詩中一樣,不時地表現著愛國主義的情懷。陸遊還有一些別具風格的散文,書寫鄉居生活之狀,淡雅雋永。

陸遊的《入蜀記》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遊記,內容豐富,舉凡史事雜錄、考據辯證、詩文評論、小說故事等應有盡有,形式靈活,長短不拘、文字頗簡練;尤其過三峽的一部分,多有對自然風光、名勝古跡的曆史人物的描述和品評,字裏行間浸透著愛國之情,又饒有趣味。隨筆式散文《老學庵筆記》,筆墨雖簡而內容甚豐,所記多係軼聞,頗有史料價值,是南宋筆記的精品。同時,陸遊還善於四六,文集中有不少四六文精品,如陸遊的《祭雷池神文》語言淺切而氣勢雄放,與其詩風頗近。

史學成就
陸遊還具有史才,陸遊的史學成就,主要不在三作史官時所修的《兩朝實錄》和《三朝史》,而在於他私撰的《南唐書》。南宋時期,記述南唐曆史的史籍有薛居正領導史館所修的《舊五代史》、歐陽修私撰的《新五代史》等共計11個版本,陸遊遍取諸本,按本紀、列傳,編為《南唐書》十八卷。

陸遊編撰《南唐書》的目的在於借古鑒今,為南宋王朝樹一麵曆史的鏡子。在本紀中,陸遊肯定南唐烈祖李昪為“唐憲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孫(李恪)”,糾正了以中原五代為正朔的觀念,並在書中多次使用“帝”、“我”等詞語,借記述南唐國君治國、治民及用兵之法,抒發強烈的愛國情感。

陸遊《南唐書》的史學成就主要表現在:①體製創新。陸書隻有本紀和列傳,成為紀傳體斷代史中的一個特例;尤其是其“類傳”,除人物以類相從外,又創設《雜藝、方士、節義列傳》(卷十七)、《浮屠、契丹、高麗列傳》(卷十八),歸類精當,史識更勝前人。②史評色彩鮮明。宋代理學興盛,陸遊秉承以道德而不以政績作為評判人物的唯一準繩的觀點,如多數史家都批判後主李煜沉迷詩詞,不思政業,坐失南唐基業,陸遊卻先讚後主“天資孝純”、“以愛民為急”,再對其“酷好浮屠”作簡單批駁,最後總結為“雖仁愛足以感其遺民,而卒不能保社稷”。③嚴謹的治史精神。陸遊辨前史之誤,補前史之失,其書卷數、人物雖不及馬令《南唐書》之多,但史料多經考證,“簡核有法”,在史料的增補保存方麵有巨大價值。

書法藝術
在陸遊的一生中,除了詩文外,書法是他理想的寄托和永遠的追求。從其有關書法的詩作和存世的書法手跡、碑帖看,陸遊擅長正、行、草三體書法,尤精於草書。陸遊的正體書法,師從晉唐法帖,沉雄渾厚,極富神韻,有明顯的顏真卿楷書筆勢;其行書、草書,取法張旭、楊凝式,又受蘇軾、黃庭堅、米芾等人的影響,更多追求人品和精神上的契合,講究對比的變化和節奏。

陸遊的書法簡劄,善於行草相參,縱斂互用,秀潤挺拔,晚年筆力遒健奔放。朱熹稱其“筆劄精妙,意致深遠”。其《自書詩卷》,仍然保留早年學習顏真卿、蘇軾書法的筆法風格和習慣用筆,但又明顯地融會楊凝式行書、張旭草書的長處,無論是用筆、結字和布白都與其詩渾然一體,明人程郇題跋為“詩甚流麗,字亦清勁”,是難得的書法佳作。

陸遊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製。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