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的 主要成就

總述
陶弘景在醫藥﹑煉丹﹑天文曆算﹑地理﹑兵學﹑鑄劍﹑經學﹑文學藝術﹑道教儀典等方麵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對於藥物學的貢獻為最大﹐這又和煉丹有關。

化學方麵
陶弘景對化學的貢獻之一是記載了硝酸鉀的火焰分析法:“先時有人得一種物﹐其色理與樸硝大同小異﹐朏朏如握雪不冰。強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樸硝﹐雲是真消石也。”所謂“紫青煙起”是鉀鹽所特有的性質。陶弘景這一記載﹐是世界化學史上鉀鹽鑒定的最早記錄。

煉丹方麵
陶弘景曾長期從事煉丹實驗。梁武帝送給他黃金﹑朱砂﹑曾青﹑雄黃等原料﹐讓他煉丹。他在煉丹過程中掌握了許多化學知識﹐例如﹕汞可與某些金屬形成汞齊﹐汞齊可以鍍物。指出水銀“能消化金﹑銀成泥﹐人以鍍物是也”。胡粉(堿式碳酸鉛)和黃丹(四氧化三鉛)不是天然產物﹐而是由鉛製得。指出﹕胡粉是“化鉛所作”﹔黃丹是“熬鉛所作”。 據《太平府誌》載,陶弘景“上表辭歸,築館句曲,號華陽隱居,營別室於橫山(今安徽省當塗縣新市鎮境內),作讀書處”。梁武帝蕭衍即位後,屢請不出,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往以諮詢,人稱“山中宰相“。他撰寫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並對天文地理、養生、煉丹等諸方麵也有所著述。作品七八十種,尚有《真誥》、《本草集注》、《導引養生圖》、《天文星算》、《華陽陶隱居集》等著作及部分詩文存世。
道教另外的一個修煉方法是外丹術,外丹術就是用爐鼎燒煉礦物類藥物,企圖煉製出令人長生不死之仙丹的一種實驗活動,屬早期道教中影響最大的、用以追求成仙的方法。較早的煉丹活動是企圖得到黃金之類的性質穩定、不易朽壞之物,並希望通過服食之而達長生不朽。後來道教認為,“道”生萬物有著特定的程序(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人們隻要能夠在丹爐中濃縮地再現這個過程,依“道”之造化規律來運用“火候”燒煉藥物,令這些藥物逆宇宙生成之程序而返回它們從“道”生來時的狀態,然後服食之,便可令人長生不死,是即所謂“奪天地造化之功,盜四時生成之物”。
道教在探索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性質不穩而比較容易發生變化的物質(如水銀和鉛粉等),卻不能真正認識這些物質在一定條件下所呈現的化學反應,而是以為一種物質在特定條件下變化為另一種物質,象征著它從宇宙生化程序的一個階段返回了另一個階段,並以為其經過多次“還煉”之後即可回複至“道”的狀態,而人若服用了這種經過還煉的丹藥(如“九轉還丹”)之後,即可隨之回複至“道”的境界,永存不滅。六朝時期,道教多以為服食外丹乃是成仙的唯一途徑,如晉代葛洪說:“不得金丹,但服草木之藥及修小術者,可以延年遲死耳,不得仙也”。唐末五代以後,外丹術由於所成丹藥多具有毒性而常常令服用者中毒身亡,故開始逐漸衰落而終被內丹術取代。

文學方麵
陶弘景一生著書很多,約二百二十三篇。其中關於醫藥學的有《本草經集注》七卷,《補闕肘後百一方》三卷,《夢書》一卷,《效驗施用藥方》五卷,《服食草木雜藥法》一卷,《斷穀秘方》一卷,《消除三尺要法》一卷,《服氣導引》一卷,《養性延命錄》二卷,《人間卻災患法》一卷,《集藥訣》一卷等。其中絕大多數均已散失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陶弘景,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經集注》、《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