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 的 軼事典故

元帥與象棋的故事

人們都知道陳毅元帥是位傑出的軍事家和博古通今的詩人,殊不知他還是一位愛好象棋的高手,與象棋結下了濃厚的情誼。民主人士柳亞子先生稱他為“兼資文武此全才”的將軍。紅軍在取得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後,1933年盛夏的一天,驕陽似火。烈日下,在江西省永豐縣藤田鎮纏江坪,數以千計的群眾,正在觀看中國工農紅軍江西省軍區和中共永豐中心縣委舉行的一次體育友誼聯賽。

這次比賽項目有:跳高、跳遠、賽跑、泅水、走象棋、政治測驗、文化考核等十餘種。江西軍區司令員陳毅參加象棋比賽,他是一位象棋高手,“殺”了半天,一連打敗了十幾個對手,接下來,便與聞名永豐縣的象棋大師、中共永豐中心縣委書記李福槐對弈。這時,觀戰者愈來愈多,擠得水泄不通。擺開“戰場”,隻見陳毅大膽潑辣,猛衝猛殺,一展虎將英姿。李福槐卻不慌不忙,穩紮穩打,顯出老謀深算的氣度,幾個回合,“殺”得對手隻有招架之力。陳毅大吃一驚,長長地嗬了口氣,心想:這位象棋大師果然厲害,得小心謹慎才是。他提手抓抓頭皮,兩眼緊緊地盯在棋盤上,顯然在運籌策略。停了片刻,忽聽“叭”地一聲,陳毅一子飛出,深入到對方的腹地;對方也不示弱,大刀闊斧,謀取外勢。你來我往,跳馬駕炮,出車走象,互不退讓,形成對峙狀態。李福槐這時推了推老花眼鏡,不覺倒吸了一口冷氣,心想:這位朋友如此棋路,看來自己必輸無疑。也許是由於心理上的緣故,李福槐隻從小處著眼,他舉著一個棋子“叭”地一聲剛落下,突然發現失策,連喊一聲“糟了!”本想悔棋,但想到“落子不悔大丈夫”的棋壇規矩,旋即把手縮了回去。陳毅立即抓住戰機,推車沉底,猛喝一聲“將軍!”李福隗一時措手不及,棋被陳毅的前後夾擊給“將”死了,隻得拱手認輸。

比賽結束,陳毅獲象棋比賽第一名。當裁判員宣布成績時,觀眾中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李福槐笑著一手拉住陳毅,一手翹起大拇指誇道:“佩服!佩服!真是打盡天下無敵手的將軍。”陳毅樂嗬嗬地說:“哎!虧你說得出,要不是你留個情麵,我還差點被你困住了呢!我走南闖北,逢過許多高手,像你這麽精明的棋藝的確少有。”李福槐一聽陳毅這話,自覺慚愧地搖了搖了頭說:“老朋友過獎了。”

正說著,傳令兵飛馬來報:前方戰事吃緊。陳毅拱了拱手:“後會有期。”一轉身飛身上馬,“叭”地一聲,棗紅馬昂頭嘶叫,一溜煙地消失在滾滾塵土中…

1941年“皖南事變”後,就任新四軍代軍長的陳毅,在江蘇中部的一次戰鬥中,忙裏偷閑,先後兩次與當地一位私塾老師對弈象棋。第一次是在戰鬥前,陳毅以一勝二平取得勝利;第二次是在戰鬥結束後,陳毅則連輸3局。當問老先生為什麽要先輸後贏時,老先生坦誠地回答說:“您是一軍之長,在臨戰前夕,我不能挫傷您的銳氣,所以要輸給您;在捷報頻傳取得勝利後,我讓您在這個小戰場上連吃敗仗,是希望你頭腦冷靜,不滋生驕氣。”陳毅聽後,感觸至深,後來還寫了如下詩句:“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要翻車。曆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1964年,陳毅元帥出訪回國,途經貴陽時,饒有興趣地專程遊覽了“花溪公園”,並特地到棋亭觀棋。他又情有獨鍾地寫下了《花溪雜詠》七絕一首:“花溪棋亭位山腰,每人聚此費推敲。勸君讓他先一著,後發製人棋最高。”

黃花塘事件真相

1942年,新四軍軍部轉移到淮南盱眙地區的黃花塘。是年,根據黨中央統一安排,軍部進行了整風運動。時任新四軍代理政委的饒漱石認為排擠陳毅的機會到來,於是借整風之機私下以軍部名義打電報到延安,羅列出陳毅反對黨中央、毛澤東的十大錯誤,史稱“黃花塘事件”。這次事件由於毛澤東的幹預沒有公開化,但它卻像一個噩夢一直纏繞著陳毅。直到全國解放以後,“高饒反黨集團”事發,陳毅才討回清白,如釋重負。

當年,毛澤東調陳毅離開新四軍到延安,參加中國共產黨“七大”會議,以調解陳饒之間矛盾。毛澤東曾秘誡陳毅:“凡事忍耐,忍耐最難,但作為一個政治家,必須練習忍耐。”1949年以後,身為上海市長的陳毅麵臨著工商業改造的困境,而身為華東局書記的饒漱石卻遲遲不肯表態予以支持。關鍵時刻,陳毅豁出去了,向黨中央連發六封經濟電報,贏得了毛澤東的讚揚。而毛澤東也深諳陳毅的這塊心病,早在揭批“高饒反黨集團”之前便召見了陳毅,聽取了陳毅對這一事件的處理意見,從而也就誕生了至今膾炙人口的詩篇《手莫伸》。

圍棋外交

既任外交部長唐家璿這樣說:“現在大家都知道‘乒乓外交’,我認為‘乒乓外交’之前,首先是‘圍棋外交’。”這是從未見諸報端的新外交提法,它背後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外交風雲。

自二戰結束後,中日兩國間便陷於冷戰狀態,中日政府間交往中斷,隻保持了一部分民間交流,而建國後的中日外交則麵臨著新的考驗。50年代剛剛出任外交部長的陳毅正在尋找打開外交僵局的突破口,恰逢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這位聞名政壇的圍棋迷抓住這一機會,親自前往設在北京飯店的賽場與日本棋手對弈,並在宴會上提出,中日兩國圍棋界今後可以進行交流。從此,也就拉開了中日兩國間“圍棋外交”的序幕。唐家璿部長介紹說,陳毅正是抓住了圍棋在日本的影響(日本有800萬人下圍棋),把圍棋與外交聯係起來。在陳老總的熱心推動下,日本棋界名人聯合發表了呼籲書,要求日本政府改變對華政策,早日實現邦交正常化。

西哈努克回憶

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是陳毅生前摯友。我見到他是在北京他的私人官邸。在鳥語花香、石砌玉雕的花園內,年逾八旬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鑠,向我們透露出鮮為人知的曆史細節。

西哈努克回憶說,當年他的父親去世時,恰逢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訪問柬埔寨,當時兩位中國領導人穿上了柬民族服裝參加了國喪活動,表示出對柬民族的尊重與友好,令他終生難忘。後來,當他聞訊陳老總不幸逝世的噩耗時,提出前往八寶山參加追悼會,但這樣一個起碼的要求竟被當時“四人幫”一夥所拒絕,他悲慟欲絕。所幸的是,後來毛澤東參加了陳毅的追悼會,他才被通知允許前往。追悼會過程中,他始終攙扶著病弱的毛澤東,並聽到了這位偉人對陳毅一生的高度評價。毛澤東對張茜說:“陳毅是個好同誌,他對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所作的貢獻,是已經下了結論的。”

陳毅

陳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中國共產黨員。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新四軍老戰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十大元帥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屆中央委員、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文革期間,與四人幫鬥爭,被誣陷為“二月逆流”。 1968年,下放石家莊。1972年去世。1977年其遺作專集《陳毅詩詞選集》出版。